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給學生講解雕刻葫蘆技巧(4月1日攝)。
蘭州刻葫蘆是一種獨特的中國民間技藝,主要以刀和針為工具,在葫蘆表面進行陰刻,圖案以中國傳統繪畫山水、花鳥、人物和書法為主。圖案刻好后涂上松墨,令其線條明晰。蘭州刻葫蘆,刻工精細絕妙,注重傳神寫意,藝術感染力強,深受國內外鑒賞者喜愛,2006年被納入甘肅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中)向學生傳授葫蘆雕刻技巧(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蘭州職業技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院,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指導學生雕刻葫蘆(4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范培珅 攝
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在整理葫蘆雕刻作品(4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從雕刻葫蘆展柜前走過(4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這是3月3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一舟雕刻葫蘆瞬間。 新華社記者 劉潔 攝
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左)與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一舟探討葫蘆雕刻技藝(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左)與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一舟探討葫蘆雕刻技藝(4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蘭州阮氏雕刻葫蘆藝術第四代傳人阮熙越拿著葫蘆走出傳習所(4月1日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這是3月3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琳雕刻的葫蘆作品《金陵十二釵》。 新華社記者 劉潔 攝
這是4月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琳雕刻的葫蘆作品《心經》與一小撮米粒的對比圖。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攝
這是4月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琳雕刻的葫蘆作品《心經》局部。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這是3月3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琦雕刻的葫蘆作品《桃花源記》。 新華社記者 劉潔 攝
這是4月1日拍攝的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阮琦雕刻的葫蘆作品《金剛經》。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這是3月31日在蘭州刻葫蘆傳習所拍攝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阮文輝雕刻的葫蘆作品《詩配畫》。 新華社記者 劉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