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為人民
這是雷鋒資料照片?!鞍延邢薜纳度氲綗o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崩卒h精神,這一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力量,激勵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新華社發
這是雷鋒和小朋友們在一起?!鞍延邢薜纳度氲綗o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崩卒h精神,這一平凡而偉大的精神力量,激勵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新華社發
拼版照片:左圖為1968年12月北京第二醫學院畢業時的路生梅(資料照片),右圖為2021年1月18日在佳縣窯洞接受采訪的路生梅(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53年前,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畢業,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佳縣,為落后的小縣城建起了第一個正規的兒科?!拔沂亲鎳囵B的。祖國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3年來,她曾放棄返回首都北京的機會,也拒絕過大醫院的高薪聘請。即使在退休后仍堅持義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佳縣的衛生事業。
路生梅在佳縣人民醫院兒科義診,向孩子及家長詳細講解藥品用法(2021年1月15日攝)。 53年前,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畢業,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佳縣,為落后的小縣城建起了第一個正規的兒科?!拔沂亲鎳囵B的。祖國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3年來,她曾放棄返回首都北京的機會,也拒絕過大醫院的高薪聘請。即使在退休后仍堅持義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佳縣的衛生事業。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路生梅(右)在佳縣店鎮賀家溝村義診途中,向一名家長了解孩子情況(2021年1月15日攝)。 53年前,24歲的北京姑娘路生梅,從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畢業,來到陜西省榆林市佳縣,為落后的小縣城建起了第一個正規的兒科?!拔沂亲鎳囵B的。祖國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3年來,她曾放棄返回首都北京的機會,也拒絕過大醫院的高薪聘請。即使在退休后仍堅持義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佳縣的衛生事業。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這是黃文秀生前的工作照(資料照片)。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師大研究生畢業,考取廣西定向選調生回到家鄉工作。后來,她主動請纓到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貧困群眾脫貧。在百坭村一年多時間里,黃文秀始終心系群眾,她一戶一戶走訪,一家一家了解情況,走遍全村195戶貧困戶。她帶領當地百姓學經驗、找路子,發展特色產業,培養出一批致富帶頭人。2019年6月,黃文秀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短短30歲的人生,她用奉獻和赤誠,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新華社發
這是黃文秀(左二)生前下屯訪問貧困戶的資料照片。壯族姑娘黃文秀,2016年從北師大研究生畢業,考取廣西定向選調生回到家鄉工作。后來,她主動請纓到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領貧困群眾脫貧。在百坭村一年多時間里,黃文秀始終心系群眾,她一戶一戶走訪,一家一家了解情況,走遍全村195戶貧困戶。她帶領當地百姓學經驗、找路子,發展特色產業,培養出一批致富帶頭人。2019年6月,黃文秀在突發山洪中不幸遇難。短短30歲的人生,她用奉獻和赤誠,譜寫了一曲為人民服務的新時代青春之歌。新華社發
1944年9月5日,張思德在陜北安塞縣山中執行燒炭任務時,因炭窯崩塌不幸犧牲,時年29歲。三天后,毛澤東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作了《為人民服務》的著名演講。圖為和戰友一起燒炭的張思德(左)(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這是林巧稚資料照片。林巧稚的名字在中國醫學史上熠熠生輝。她是中國婦產科學奠基人:籌建北京婦產醫院,5萬多名新生嬰兒經她之手呱呱墜地。她是著名的醫學教育家,帶頭主編科普讀物,為婦產科學培養一代代接班人。林巧稚的一生,都奉獻給婦女兒童衛生事業。彌留之際,留下的仍是“產鉗,產鉗,快拿產鉗來”的喃喃自語。新華社發
這是林巧稚資料照片。林巧稚的名字在中國醫學史上熠熠生輝。她是中國婦產科學奠基人:籌建北京婦產醫院,5萬多名新生嬰兒經她之手呱呱墜地。她是著名的醫學教育家,帶頭主編科普讀物,為婦產科學培養一代代接班人。林巧稚的一生,都奉獻給婦女兒童衛生事業。彌留之際,留下的仍是“產鉗,產鉗,快拿產鉗來”的喃喃自語。新華社發
這是林巧稚資料照片。林巧稚的名字在中國醫學史上熠熠生輝。她是中國婦產科學奠基人:籌建北京婦產醫院,5萬多名新生嬰兒經她之手呱呱墜地。她是著名的醫學教育家,帶頭主編科普讀物,為婦產科學培養一代代接班人。林巧稚的一生,都奉獻給婦女兒童衛生事業。彌留之際,留下的仍是“產鉗,產鉗,快拿產鉗來”的喃喃自語。新華社發
這是張秉貴的工作照。這張照片里的場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但畫面中的張秉貴,依舊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一面旗幟。這位普通售貨員30多年里接待顧客數百萬人。稱糖“一抓準”、算賬“一口清”,是他練就的絕技;“心有一團火、溫暖顧客心”,是他三十多年堅持不變的熱情。新華社發
這是張秉貴的工作照。這張照片里的場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但畫面中的張秉貴,依舊是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一面旗幟。這位普通售貨員30多年里接待顧客數百萬人。稱糖“一抓準”、算賬“一口清”,是他練就的絕技;“心有一團火、溫暖顧客心”,是他三十多年堅持不變的熱情。新華社發
1997年,李素麗在北京公交21路車隊上當售票員(資料照片)。李素麗,19歲當上售票員,視乘客如親人,堅持微笑服務,踐行“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理念,被乘客譽為“微笑的天使”。她負責的北京交通服務熱線,平均每天接電話1.7萬余個,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崗和巾幗文明崗。新華社發
2004年5月1日,李素麗在辦公系統查閱、整理市民的投訴資料。李素麗,19歲當上售票員,視乘客如親人,堅持微笑服務,踐行“一心為乘客,服務最光榮”理念,被乘客譽為“微笑的天使”。她負責的北京交通服務熱線,平均每天接電話1.7萬余個,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崗和巾幗文明崗。新華社記者 李文 攝
她叫劉芳,貴州農村中學一名女教師。1993年大學畢業后站上講臺,1997年因患視網膜色素變性而逐漸失明,2007年徹底失明,此后轉型為心理輔導老師?!皬墓饷髯呦蚝诎档?,是我的眼睛,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則是我的心靈?!睙o論是在三尺講臺,還是在輔導工作室,劉芳都用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照亮了身邊無數年輕的靈魂。新華社發
劉芳在心理輔導課上與學生互動(2015年12月31日攝)。她叫劉芳,貴州農村中學一名女教師。1993年大學畢業后站上講臺,1997年因患視網膜色素變性而逐漸失明,2007年徹底失明,此后轉型為心理輔導老師?!皬墓饷髯呦蚝诎档?,是我的眼睛,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則是我的心靈?!睙o論是在三尺講臺,還是在輔導工作室,劉芳都用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照亮了身邊無數年輕的靈魂。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2020年7月13日,劉意飛(前)和戰友們為大家運送礦泉水。2020年7月8日,接到上級緊急命令后,武警江西總隊機動支隊防化中隊的“00后”小戰士劉意飛跟隨部隊來到昌江圩,開始了他人生中第一場抗洪戰役。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2020年2月17日,來自江蘇醫療隊的“90后”隊員楊潔與同事張志俊、李飛、湯建偉、陳?。◤淖笾劣遥┰谶M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前加油打氣。一聲聲“我要上”不絕于耳,一封封自愿請戰書按滿手印,一支支青年突擊隊奮勇向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線,一批90后青年白衣戰士奮不顧身加入抗疫大軍,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2020年2月15日,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家超市,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學田工”愛心志愿服務隊的“90后”志愿者袁寧(右)和潘新友為居家隔離的市民代購食物。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穿紫河街道“學田工”愛心志愿服務隊有一批“90后”志愿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他們主動報名參與街道的志愿服務,包括防疫宣傳、跑腿、代購、消毒、值守等,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21年1月25日,國網蒙東呼倫貝爾供電公司根河輸變電工區輸電運檢一班的“90后”徒弟李浩(右)和他的班長申慶發在巡線。根河輸變電工區承擔著9萬多平方公里內供電線路、桿塔的巡視維護任務。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2021年3月17日,陳亮亮在巡護途中檢測山林中的負氧離子含量?!?0后”山東小伙兒陳亮亮是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山保護管理站的工作人員,主要負責轄區內動植物科研監測、森林資源保護和宣傳教育工作。江西九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江西省靖安縣境內,總面積11541公頃。一群默默無聞的青年人守護著這片一望無際的林海,與青山為伴的他們稱自己是同齡人中原生態的“青山后浪”。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2019年5月27日,馮歡在羊場為灘羊喂料。1990年出生的馮歡是寧夏鹽池人,2012年從寧夏大學畢業后到北京工作。一直放不下家里父母長輩的他,于2015年10月返鄉,通過技術入股加入剛籌建不久的寧鑫生態牧場,飼養灘羊,開始自己的“羊倌夢”。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